入門級芯片組與端芯片組到底區(qū)別在哪兒?
在推薦攢機的時候,小編常常為小伙伴們搭配H310和A320這兩種入門級芯片組主板。但有些小伙伴會覺著這些主板既然賣得便宜,一定表示它們性能、功能、做工都不行,還是喜歡選用B或者Z系列的高端主板。可是,這些入門級主板用起來真的會有問題嗎?趁著今天的推送,小編就來念叨念叨這件事兒。
入門級芯片有啥區(qū)別?
入門級芯片組和更高端芯片組到底區(qū)別在哪兒呢?其實只要看下面兩張圖就可以了解了。
可以看出,入門級芯片組的主要差距有兩點,第一是用來連接配件的接口和線路數(shù)量較少,如USB、SATA和PCI-E通道,第二是不支持一些最新或高端的技術(shù),如傲騰內(nèi)存、超頻、PCI-E 3.0標準等。
功能不夠?這些你真能用到嗎?
入門級主板缺少高端功能是肯定的,但說到高端功能,你又能用上多少呢?比如入門級主板上的可用PCI-E通道較少,但對主流用戶來說,一般也就需要插一塊顯卡,那么CPU提供的通道其實就足夠了。如果還要安裝M.2 SSD、PCI-E聲卡、網(wǎng)卡一類的,H310和A320的PCI-E通道雖然不多,版本可能也較低,但至少能提供4GB/s的帶寬,支持一個高速SSD、高端聲卡或者千兆網(wǎng)卡都完全沒問題。
另外入門級芯片組還缺少傲騰內(nèi)存的支持,內(nèi)存和PCI-E插槽、SATA和USB 3.0接口也較少,不過以SATA接口為例,大家實際用上的也就兩三個,很少有人會使用4個或更多的硬盤,USB 3.0接口也類似,大家手里的USB 3.0設(shè)備大概也只有兩三個吧,其實H310和A320都完全能滿足要求了。此外,即使考慮到未來升級,一般兩條內(nèi)存和一個PCI-E插槽也足夠了。至于傲騰內(nèi)存,如果不是有特別的需求,小編還是更推薦買一塊價格接近的240GB高速M.2 SSD,而不是把寶貴的M.2接口用來加速機械硬盤。
還有就是可以超頻的主板,無論是CPU還是主板的價格都直接邁上一個新臺階,更重要的是包括風扇、電源的成本都要再拉高一點。所以小編還是更建議選擇夠用的處理器,在H310、A320主板上跑個標準頻率就好。
質(zhì)量很差?要看品牌
買主板還要關(guān)心質(zhì)量,入門級主板的質(zhì)量就一定差嗎?當然也不是這樣,入門級主板可以賣得比較便宜,主要是因為芯片組的價格更低,而且PCB板尺寸更小,接口、元器件也更少,并不是因為它偷工減料、以次充好。特別是華碩、技嘉、微星這些大品牌,入門級主板的質(zhì)量還是很值得信任的,否則不光品牌形象受損,保修點估計也要忙死了。入門級主板值不值得用,看看大品牌臺式機也可以了解,很多主流品牌機使用的就是H或者A系列的入門級主板呢。
入門級主板 這樣搭沒問題
入門級主板到底應該怎么搭呢?其實大家可以看一看某東或者某貓上的一些板U套裝產(chǎn)品,它們通常也代表著專業(yè)人士的搭配建議。小編這里就給出兩個配置,其中主板和處理器都是采用了網(wǎng)商的板U套裝,因為它們通常比獨立購買要便宜幾十到上百元。其中配置一很適合日常應用辦公,配置二在中等畫質(zhì)下吃雞或者玩3A游戲大作都沒問題。
配置一
配置二